鋼結構的地震作用效應驗算
在高層鋼結構的第一階段抗震設計中
在第二階段抗震設計,罕遇地震作用下,結構中出現塑性餃,會導致次要構件與非結構構件發生破壞和P-IJ.效應明顯。為了保證結構變形均勻分布,避免塑性變形過于集中
順風向頂點最大加速度的計算式(8-41)是根據《建筑結構荷載規范》中風荷載公式的動力部分,再經推導后得到的。經驗算,與國外有關公式的計算結果較為接近,在使用該公式時,若遇體型較復雜的建筑,應參照)般高層建筑的做法,將公式中的μsA換成2μs~i進行計算,并取絕對值之和。式中μ剖代表迎風面或背風面第i部分的體型系數, Ai代表與之對應的迎風面或背風雨面積。
橫風向頂點加速度計算理論較為復雜,也缺乏足夠的資料,因此式(8-42)采用了加拿大國家建筑規范中的有關公式。橫風向振動的臨界阻尼比一般可取0.01 - 0.02,視具體情況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