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MplVp的為長梁段,其非彈性變形主要為彎曲變形,屬彎曲屈服型。試驗研究表明,剪切屈服型消能梁段對偏心支撐框架抵抗大震特別有利。一方面,能使其彈性剛度與中心支撐框架接近;另一方面,其耗能能力和滯回性能優(yōu)于彎曲屈服型。目前消能梁段宜設計成α~1.6Mp的剪切屈服型。 B.消能梁段承載力驗算: 消能.梁段的截面宜與同一跨內框架梁相同。消能梁段腹i飯承擔的剪力不宜超過其承載力的90%,以使其在多遇地震下保持彈性。剪切屈服型消能梁段腹板完全用來抗剪,軸力和彎矩只能由翼緣承擔。 c.消能梁段局部穩(wěn)定驗算: 1肖能梁段的局部穩(wěn)定性要求嚴于一般框架梁,以利于塑性發(fā)展。具體要求是: (A)翼緣板自由外伸寬度bl與其厚度tr之比,應符合下式 2)偏心支撐的設計 偏心支撐斜桿的長細比不應大于120Jill右,板件寬厚比不應超過《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規(guī)定的軸心受壓構件在彈性設計時的寬厚比限值。 如前所述,偏心支撐的設計意圖是:當地震作用足夠大時,消能梁段屈服,而支撐不屈曲。能否實現這一意圖,取決于支撐的承載力。 3)構造要求 耗能梁段所用鋼材的屈服強度不應大于345MPa,以便有良好的延性和消能能力。除此之外,還必須采取一系列構造措施,以便耗能梁段在反復荷載下具有良好的滯回性能,從而發(fā)揮作用。這些措施包括: A.由于腹板上貼焊的補強板不能進入彈塑性變形,腹板上開洞也會影響其彈塑性變形能力。因此耗能梁段的腹板不得貼焊補強板,也不得開洞。 B.為了傳遞梁段的剪力并防止連梁腹板屈曲,消能梁段與支撐連接處,應在其腹板兩側配置加勁肋,加勁肋的高度應為梁腹板高度,一側的加勁肋寬度不應小于(b[12-tw),厚度不應小于O.75tw和lOmm的較大值。這里be和tw分別是梁段的翼緣寬度和腹板厚度。 c.消能梁段腹板的中間加勁肋,需按梁段的長度區(qū)別對待,較短時為剪切屈服型,加勁肋間距不大于(30tw-hI5);較長時為彎曲屈服型,中間加勁肋(參見圖8-29)間距可造當放寬,具體規(guī)定見《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50011-2001。 中間加勁肋應與消能梁段的腹板等高,當消能梁段截面高度不大于640mm時,可配置單側加勁肋,消能梁段截面高度大于創(chuàng)Omm時,應在兩側配置加勁肋。一側加勁肋的寬度不應小于(br/2-tw),厚度不應小于tw和10mm。 偏心支撐的斜桿中心線與梁中心線的交點,一般在消能梁段的端部,也允許在消能梁段內(圖8-29),此時將產生與消能梁段端部彎矩方向相反的附加彎矩,從而減少消能梁段和支撐桿的彎矩,對抗震有利;但交點不應在消能梁段以外,否則將增大支撐和消能梁段的彎矩,于抗震不利。 ">
鋼結構支攆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