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屈服強度。對于不可逆(塑性)變形開始出現時金屬單位截面上的最低作用外力,定義為屈服強度或屈服點。它標志著金屬對初始塑性變形的抗力。
鋼材在單向均勻拉力作用下,根據應力一應變(σ-E)曲線直日圖2-1所示,
可分為彈性、彈塑性、屈服、強化四個階段。
鋼結構強度校核時根據荷載算得的應力、于材料的容許應力結構是安全的。
屈服強度是作為強度計算和確定結構尺寸的最基本參數。
(2)抗拉強度。鋼材的抗拉強度表示能承受的最大校應力值如圖2-1中的E點所示。在建筑鋼結構中。以規定抗拉強度的上、下限作為控制鋼材冶金質量的一個手段。
1)如抗拉強度太低,意味著鋼的生產工藝不正常,冶金質量不良(鋼中氣體、非金屬夾雜物過多等)I抗拉強度過高則反映軋鋼工藝不當,終軋溫度太低,使鋼材過分硬化,從而引起鋼材魁性、韌性的下降。
2)規定了鋼材強度的上下限就可以使鋼材與鋼材之間,鋼材與得縫之間的強度較為接近,使結構具有等強度的要求,避免因材料強度不均而產生過度的應力集中。
3)控制抗拉強度范圍還可以避免因鋼材的強度過高而給冷加工和焊接帶來網難。
由于鋼材應力超過屈服強度后出現較大的殘余變形,結構不能正常使用,因此鋼結構設計是以屈服強度作為承載力極限狀態的標志值,相應地在一定程度上抗拉強度ep作為強度儲備。其儲備率可以抗拉強度與屈服強度的比值強屆比表示,強屈比越大則強度儲備越大。所以對鋼材除要求符合屈服強度外,尚應符合抗拉強度的主要求。
(3)斷后伸長率。斷后伸長率是鋼材加工工藝性能的重要指標,并顯示鋼材冶金質量的好壞。
伸長率是衡量鋼材塑性及延住性能的指標。伸長率越大,表示塑性及延性性能越好,鋼材斷裂前永久塑性變形和吸收能量的能力越強。對建筑結構鋼的8s要求應在16%-23%之間。鋼的斷后伸長率太低,可能是鋼的冶金質量不好所致;伸長率太高,則可能引起鋼的強度、韌性等其他性能的下降。隨著鋼的屈服強度等級的提高,斷后伸長率的指標可以有少許降低。
(4)耐疲勞性。鋼筋混凝土構件在交變荷載的反復作用下,往往在應力遠小于屈服點時,發生突然的脆性斷裂,這種現象叫作疲勞破壞。
(5)冷彎試驗。冷彎試驗是測定鋼材變形能力的重耍手段。它以試件在規定的彎心直徑下彎曲到一定角度不出現裂紋、裂斷或分層等缺陷為合格。在鋼材冷彎試驗性能的同時,也可以檢驗鋼的冶金質量。在冷彎試驗中,鋼材開始出現裂紋時的彎曲角度及裂紋的擴展情況顯示了鋼的抗裂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鋼的韌性。
(6)沖擊韌性。鋼材的沖擊韌性是衡量鋼材斷裂時所做功的指標,以及在低溫、應力集中、沖擊荷載等作用下,衡運抵抗脆性斷裂的能力。鋼材中非金屬夾雜物、脫敘不良等都將影響其沖擊韌性。為了保證鋼結構建筑物的安全,防止低應力脆性斷裂,建筑結構鋼還必須具有良好的韌性。目前關于鋼材脆性破壞的試驗方法較多,沖擊試驗是最簡便的檢驗鋼材缺口韌性的試驗方
法,也是作為建筑結構鋼的驗收試驗項目之一。
鋼材的沖擊韌性采用V形缺口的標準試件,如圖2-2所示。沖擊韌性指標以沖擊荷載使試件斷裂時所吸收的沖擊功A附表示,單位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