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制作的基本流程及注意事項有哪些?
(1)鋼材矯正從軋鋼廠運到鋼結構制造廠的鋼材,常因長途運輸,裝卸 不慎而產生較大的變形,主要表現(xiàn)為線材的彎曲和板材的起鐵、翹曲等,給加工造成困難,影響制造的精度。為保證制作精度,減少構件初彎曲對承載力的影響,在加工前必須進行矯正使之平直。
鋼材的變形矯正有手工、機械和熱加工三種方法。孚工矯正是以錘擊的方法使金屬輩輩子發(fā)生位移重新排列而達到矯正的目的,一般僅用于尺寸較小的構件局部變形的矯正;機械矯正法是利用機械施力給變形部位的作用,迫使鋼材反向變形與原變形相抵,來達到矯直軋平的目的。熱加工矯正是利用可燃氣體(乙煥)與助燃氣體(氧氣)混合燃燒所釋放出的熱量使鋼材變形部位升溫(至1000℃左右),從而使鋼材變形得到矯正。
鋼材矯正后的允許偏差應符合要求,麥麗不應有明顯的凹槽和損傷,表團劃痕深度不宜大于5mm。對于碳素結構鋼工作地點溫度低于-16℃、低合金結構鋼工作地點溫度低于_12℃情況下,不得使用冷矯正。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冷矯正的彎曲半徑過小,冷彎時鋼材可能進入塑性狀態(tài),在其內部留下殘余應力.影響構件的受力。因此絕不允許將變形過大的構件矯正后用于受力構件。
(2)放樣、號料在一個結構中往往有很多完全相同的構件,而每一構件 又由各種零件組成,所以一個結構工程中各種零件的數(shù)量一般是很多的。為了保證構件的制作質景和提高工作效率,應按施工由上的圖形和尺寸,在放樣臺上用1: 1比例繪出大樣,并做成足尺寸的樣板,按此大樣復制出與零件尺寸相同的樣 板或樣桿,這一工序叫放樣。然后利用樣板在鋼材上劃線,以得到所需要的切割線和孔眼位置,這一工序叫號料。樣板一般用質輕、價廉且不易伸縮變形的材料做成.最常用的有鐵皮、紙板和洶毯等,也可用薄木板或膠合板。樣板材料應根據(jù)零件要求的精度和重復使用的次數(shù)進行選擇。號料時,長度用鋼筆在尺,如線用鋼針,然后用梅花沖在鋼材上打上小眼,以標定孔心位置。
(3)切割鋼材放樣號料完成后,便可進行切割下料。鋼材的切割方法有剪切、鋸切和氣割等,一般情況下用剪切機切割草量方便。鋼材經剪切后在距剪切邊緣2斗mm范圍內會產生嚴重的冷作硬化,使這部分鋼材變脆。因此,對于厚度較大且直接承受動力街載作用的重要結構,剪切后應將已冷作硬化的鋼材刨去。對于工程中的型鋼,如工字鋼、糟鋼、鋼管和大號角鋼可以用機械鋸鋸切,通常采用元窗圓鑫摩擦鋸或砂輪鋸,其切割質量好而且效率高,缺點是噪聲大。氣割也是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該法是利用高速乙煥氣流燃燒產生的高溫使金屬局部熔化的原理切割金屬的,特別適用于板厚大于25mm的切割工序。其優(yōu)點是使用方便、靈活、經濟,生產效率高,可以切任何厚度和任何長度的鋼板和型鋼,既能切直線也能切曲線,還可以切都形狀復雜的配件,并且能直接做成V形和X形焊縫的統(tǒng)口,因而在工程中得到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