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結構框架校截面可以采用H形、箱形、十字形及因形等,其中箱形截而校與梁的連接較為簡單,受力性能與經濟效果也較好,因而是應用燒廣的一種植截面形式。在箱形或圓形鋼管中澆注混凝土從而形成鋼管混凝土組合栓,可大大提高校的承錢力且避免管璧局部失穩,也是高層建筑中一種常用的戳面形式。框架往一放應滿足以下各方面的要求。
(1)鋼結構框架柱的整體穩定與局部穩定
鋼結構框架校的整體穩定討算方法與《鋼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基本相間,但應注意鋼材的設計值,在有抗震設防要求時循除以鋼柱承盟主力的抗震調整系數YRE(按農8-8的規定采用)。6度和非抗m設防的框架栓的局部穩定計算則與《鋼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完全相間, 7度及以上抗震設防的框架柱板件寬厚比應符合表8-10的要求。
(2)鋼結構框架柱的計算長度與長細比
在框架栓的設計中,當計算柱在多油地震作用下的穩定時,柱的計算長度系數μ,純框架體系按《鋼結構設計規范》中有側移時的μ值取用;有支撐或剪力捕的體系在層問位移不超過層高的11250時,取μ=1.0。
框架校的民細比利軸壓比均較大的栓,其延性較小,并容易發生企框架軀體失穩。對框架校的長細比和軸壓比進行限制,就能控制二階效應對位極限承載力的影響。為保證框架柱具有較好的延性,地震區框架柱的長細比不宜太大,不應超過表8-11規定的限值。
(3)強柱弱然設計
高層鋼結構采用強桂弱梁設計概念,在地震作用下,塑性伎應在梁端形成而不應在柱端形成,使框架具有較大的內力重分布和耗散能量的能力。為此柱端應比梁端有更大的承載力儲備。對于抗震設防的框架柱在框架的任一節點處,柱截面的戳麗模量和梁截面的截面模量宜滿足下式的要求
塑性伎應當在強烈地震下才出現,上式中之所以采用多遍地震作用組合得出的柱軸力,更多的是出于經濟的原因。當柱所在樓層的受剪承載力比上一層的受剪承載力高出25%,或柱軸向力設計值與柱全截面面積和鋼材抗拉強度設計值乘積的比值不超過0.4, 或作為軸心受壓構件在2倍地震力下穩定性得到保證時,可不按式(8-48)驗算。